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NEWS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机场跑道工程预算的重点把控环节

作者:admin 浏览:1 发表时间:2025-09-19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机场跑道工程预算重点把控环节的文章,符合您的要求:

机场跑道,作为连接蓝天与大地、承载庞大客流与物流的关键基础设施,其建设不仅技术复杂、标准严苛,更是一项动辄数亿甚至数十亿的重大投资。在如此庞大的资金投入面前,精准、高效的成本控制成为项目成功与否的生命线。机场跑道工程预算管理绝非简单的数字加总,而是一个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的、精细化的系统工程。要将宝贵的建设资金用在“刀刃”上,避免超支和浪费,就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几个核心环节

1. 前期策划与可行性研究的深度:预算控制的“奠基石”

  • 精准的需求定位与规模论证: 跑道的长度、宽度、道面结构(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承载力等级(PCN值)等核心参数,必须基于详尽的航空业务量预测(旅客、货邮、机型组合)、气象条件、空域规划、远期发展规划等进行科学论证。任何脱离实际需求或过度超前的设计,都将直接导致预算的巨额膨胀。
  • 详实的地质勘察与环境评估: 复杂的地基条件(如软土、溶洞、高填方区)是跑道工程成本控制的“隐形杀手”。投入足够资源进行高精度的地质勘察,准确掌握地下情况,是避免后期地基处理费用失控、设计变更频繁的关键。同时,环境影响评估(如噪音控制、水土保持)的结果也将直接影响工程方案和造价。
  • 多方案比选与经济性分析: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对不同的跑道构型、选址、材料方案、施工工艺进行深入的技术经济比较。不仅要看初始建设成本,更要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包括未来维护、大修费用)。选择*性价比最优、全周期成本最低*的方案,是从源头上控制预算的根本。

机场跑道工程预算的重点把控环节

2. 设计阶段的精细化与限额设计:预算成型的“关键期”

  • 推行限额设计,强化设计概算约束力: 设计阶段是决定工程成本约70%-90%的关键时期。必须严格执行以批复的投资估算或初步设计概算为上限的限额设计原则。将总投资限额按专业、分部分项工程合理分解到各设计单位和专业负责人,使其在设计过程中时刻绷紧成本控制这根弦。
  • 设计深度与优化至关重要: 设计图纸和说明书的深度必须满足精确计算工程量和编制招标控制价的要求。鼓励设计优化,例如:
  • 土方工程的精确平衡计算与调配方案优化,减少远距离借弃土。
  • 道面结构层厚度和材料配比的优化设计,在满足功能和安全前提下寻求经济性。
  • 排水系统、助航灯光、消防系统等附属设施的合理布局与选型。
  • 利用BIM技术进行碰撞检查、工程量自动统计和施工模拟,减少错漏碰缺导致的变更。
  • 严格审查设计概算与施工图预算: 组织专家或第三方造价咨询机构对设计单位提交的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进行严格审查,重点核查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定额套用的合理性、材料设备价格的时效性以及取费的合规性,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后续招标和合同签订奠定坚实基础。
  • 机场跑道工程预算的重点把控环节

3. 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严谨性:预算执行的“防火墙”

  • 精准编制工程量清单与招标控制价: 基于深度满足要求的设计图纸,编制详尽、准确、无重大漏项的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的设定必须科学合理,既要防止恶意低价中标带来的履约风险和质量隐患,也要避免虚高造成资金浪费。清晰、无歧义的清单描述是减少后期争议和索赔的基础。
  • 选择信誉好、实力强的承包商: 通过严格的资格预审和评标程序,选择技术能力强、财务状况健康、履约记录良好的承包商。合理的评标办法(如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或综合评估法) 应能筛选出报价合理、方案优化的投标人。避免因承包商能力不足导致的工期延误、质量问题和费用增加。
  • 签订严密、权责清晰的合同: 合同是预算执行的“法律准绳”。合同条款必须对工程范围、质量标准、工期要求、合同价格形式(固定总价、固定单价)、计价依据、支付方式、变更签证程序、材料价格风险分担(尤其是钢材、沥青、水泥等主材)、索赔处理、违约责任等核心内容作出清晰、无歧义的约定。特别重视变更、签证、索赔等可能突破预算的关键条款的设定。

4. 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控与变更签证管理:预算落地的“主战场”

  • 动态成本监控与偏差分析: 建立动态的成本台账,定期(如每月)将实际发生成本与合同预算、目标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成本超支的苗头和风险点,分析原因并制定纠偏措施。这需要对现场人、材、机的投入和消耗进行精细化管理。
  • 严控工程变更与现场签证: 变更是预算超支的最大风险源。必须建立严格、规范的变更签证审批流程,遵循“先审批、后实施”的原则。
  • 必要性审核: 任何变更必须论证其必要性,是否为满足功能、安全或法规要求所必需?是否可优化原设计避免?
  • 技术经济比选: 对必要的变更,应提出多个可行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比较,选择最优方案。
  • 费用审核: 对变更引起的费用增减,承包商需提交详细的预算书,监理和业主造价人员必须严格审核其合理性。
  • 权限管理: 明确不同金额等级变更的审批权限,重大变更需集体决策。
  • 加强材料设备的价格管控: 对于合同中约定可调价的主材(如沥青、钢材、混凝土),建立透明的价格信息采集和确认机制(如参考权威信息价、多方询价、共同签认),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调价公式执行。对于甲供材,要严格把控采购、验收、领用环节,减少损耗。
  • 精准计量与支付审核: 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计量规则和支付程序进行工程进度款的审核与支付。现场工程师和造价人员需深入现场,核实已完合格工程的实物量,防止超付、早付。严把竣工结算关,对承包商提交的结算资料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核。

5. 不可预见费与风险管理的合理预留与运用:预算的“缓冲垫”

  • 科学预留基本预备费: 在项目总投资概算中,必须根据项目复杂程度、地质条件不确定性、物价波动风险等因素,科学合理地预留一定比例的基本预备费(通常按工程费用的一定百分比计算),用于应对不可预见的工程变更和风险。
  • 机场跑道工程预算的重点把控环节

  • 建立风险识别与应对机制: 项目伊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